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规划计划

娄底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2022年上半年重点工作总结

娄底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2022年上半年重点工作总结

解读机构: 解读类型: 主题分类: 发布时间:2022-07-14 09:30 浏览量: 字体:

现将我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提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占比

市本级、新化县、双峰县三地均已对生活垃圾采取焚烧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占比为78.74%。

今年来,我局根据市委邹文辉书记的批示精神,持续督导涟源市加快推进生活垃圾中转站项目建设进度。目前涟源市第一批乡镇生活垃圾中转站湖泉站、七星街站、古塘站等已全部建成,第二批乡镇生活垃圾中转站伏口湘安站、桥头河站、安平站等正在建设中。涟源市6月初运送了2车垃圾至娄底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因担心引发新的工农矛盾,目前暂停运送垃圾入厂。按计划,涟源市(城区含乡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在8月建成投入使用后,涟源市的生活垃圾将全部运送至娄底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我局督导冷水江市制定了垃圾中转站项目建设责任清单,明确了各项任务的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人以及完成时限,目前已完成可研、立项、环评、资金申报、选址规划意见书、点位图、征地红线图、征地公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林业报批手续,正在进行土地报批、砂石资源总量估算、制定爆破方案、施工图设计等工作。冷水江市垃圾中转站项目计划明年8月15日建成通过验收,明年8月底投入使用。

(二)抓实全市垃圾填埋场整改

我局成立了工作专班,出台了《娄底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生活垃圾填埋场专项督察工作方案》,切实加强对全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督导、督办工作。督促指导新化县、冷水江市完善了《2021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方案》,配合市长江办出台了《2021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涉娄问题整改方案》;督促指导四县市完善出台了《2021年娄底市垃圾填埋场整治专项督察整改方案》;多次对市本级以及县市垃圾填埋场进行现场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督办。目前,全市各垃圾填埋场整改工作都按序时进度有序推进,情况向好。

(三)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4月14日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4月18日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对垃圾分类责任落实、工作措施、宣传引导、设施建设和资金保障等方面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按照“管行业就要管垃圾分类”的工作要求,相关职能部门成立了本系统行业垃圾分类工作专班,出台了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为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开展奠定了好的基础。二是我局成立了工作专班,由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对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三段三分法”分类模式和工作模式进行了多次调研,修改完善了《娄底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现已报市政府按程序发文。三是组织市直相关职能单位和各县市区城管执法部门参加由湖南省城乡建设行业协会举办的湖南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四是加强宣传,组织城管系统持续开展垃圾分类“进社区、进校园、进小区、进家庭”宣传引导活动48场。五是顺利通过了6月21日至22日湖南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期督导组对我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的评估督导。

(四)开展违法建筑治理

我局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切实消除违法建设安全隐患,积极开展中心城区违法建设拆除百日攻坚行动。一是对管辖区域内的在建建设进行彻底的摸底排查,重点关注群众来电来信来访指出的违法建设,5月排查出193户涉嫌违法建设,6月排查出44户涉嫌违法建设,已向市自规局执法支队去函核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情况。二是我局联合多部门对百弘学府城、白塘路、八中对面等多处违法建设进行集中拆除。其中,5月17-18日,对百弘学府城15户违法建设实施集中拆除,共拆除违规搭建的玻璃阳光房、楼顶花园等1093㎡。5月24日,对娄底市娄星区白塘路、新星南路周边的多处违法建设进行拆除,共拆除违法建设22处874㎡。6月16日起对大科街道办事处黄泥社区李逢英等3户775㎡在建违法建设实施强制拆除。7月2日起,对娄底市乐开口实业有限公司、回龙湾小区等违法建设实施强制拆除。另长青社区铁路西侧违建房、早元社区17栋违规超高加建房等已在走强拆程序。

(五)开展市容环境卫生整治系列行动

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文辉书记“清源头、见底色、树形象”工作要求,组织开展四个市容环境卫生专项整治。

一是洗城清城,开展“美路行动”。选取乐坪大道、湘中大道等13条示范重点路段,由市环卫处班子成员担任各路段的路段长,进行高标准、精细化清洗作业。由打造示范街逐步向中心城区84条街道拓展,每天道路不少于16小时人工清扫保洁,洒水车辆轮回冲洗,8台高压微洗车针对道路沿石、拐角、绿化带通道、公交站台、果皮桶进行精细清洗,2台18吨多功能抑尘车每天4次对城区扬尘产生高的路段进行有针对性降尘,确保路面现本色。

二是精修细养,开展“绿美行动”。完成了娄底高速公路东、南、北3处连接线等绿化提质改造工作,完善了吉星路“月季大道”景观建设,利用草花打造富冲大桥、桃子湾大桥、二大桥“一桥一景”,上半年共栽植乔木及亚乔木1万株、灌木球0.8万株、小灌木3.9万株、草花3万株、鸢尾1.4万株、麦冬1.6万公斤、葱兰7.8万公斤、草皮2.7万平方米,撒播花种400公斤,栽(摆)三角梅500盆、各类时令草花110万盆。严肃查处各类毁绿、占绿行为,对3处门店未经同意擅自占用的城市绿化用地进行强制恢复,恢复绿化面积90平方米。

三是深耕细作,实施推进“门前三包”。全面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入店宣传2942余家,发放宣传资料1833余份,与示范街的2000余家门店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状,补订了责任牌,完善了相关台账记录。加大管控力度,开展市容专项整治行动60余次,共计整改“门前三包”乱象4362处,清除违规棚点或活动伞棚309处,查处规范促销庆典16处,立案查处门店乱象220家。严格按照一月一考核、一季一评比工作要求,对“门前三包”示范街所有门店开展评比活动,评比出红牌848户、蓝牌763户、黄牌115户。

四是查漏补缺,开展“渣土源头整治”。严格督促在建施工工地落实“六个100%”要求,对部分施工场地存在的进出口和施工车辆未进行冲洗、车辆带泥上路污染路面、渣土沿途撒漏、不按指定路线和时间行驶等违法现象加大执法力度,宣传走访当事人110余人次,下发限改通知书160余份,登记保存渣土运输车10台,整改污染源头20处,整改渣土道路污染36起,立案98起。制定《娄底市中心城区建筑垃圾运输企业考核暂行办法》,对中心城区现有4家有资质的渣土运输公司每月考核评分。针对1580工地、硅钢工地等重点工程项目成立工作专班,两个项目工程整体面貌得到全面提升。

(六)强化创文管卫工作

一是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测评体系》新标准,科学制订《娄底市中心城区市容环境卫生整治方案》《关于开展“清源头、见本色、展形象”行动实施方案》《2022年落实创文管卫重点任务实施方案》等各类方案,通过开展系列整治行动,整治市容乱象,补齐短板。二是开展各项督查考评,以督促改,以考促效。从5月份开始,整合了城管系统各相关单位考评人员,按中心城区东南西北四个区域分成4组,对市容环境卫生整治系列行动完成4次专项考评,对局属其他单位工作完成了2次综合考评考核工作,对局属各单位和娄星区、娄底经开区的街道办事处社区进行了5次考评,对市容环境卫生专业组成员单位进行了第一季度的考评,对共享单车运营情况进行了5次考评。三是按照按照创文迎检标准,组织开展城市管理工作实战演练4次,提高城管各级部门快速反应、应急处置以及协同作战能力,为圆满完成各项重大活动的市容环境卫生保障任务打下基础。

二、下阶段工作打算

(一)督促冷水江市、涟源市城管执法局按序时强力推进垃圾中转站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按要求完成建设任务,提升我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占比。

(二)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指导市级示范区认真学习先进城市经验做法,结合自身实际借鉴参考,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化项目,加快形成不同的垃圾分类模式在全市推广。

(三)根据市委市政府决议,中心城区违建执法职责将移交娄星区政府,在职责职能正式移交之前,城管部门将持续保持在建违法建设整治的高压态势,压实网格化责任,加大巡查监管力度,对违法建设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拆除,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同时,及时处置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投诉案件,以市民投诉为重心,市民关注热点为切入点进行执法工作,动真格、敢碰硬骨头,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市住建局等单位加快推进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垃圾(渣土)去向问题。加快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特许经营的工作,引进资源化利用企业,推动资源化利用设施的建设,尽快形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置的能力,提升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五)以利剑行动、夏季攻势、洞庭清波为契机,举一反三,对全市五个垃圾填埋场进行全方位的督导检查,根据整改措施逐条逐项按时间节点核实整改进度,全面防控安全和环境污染风险,切实完成整改任务。

信息来源:娄底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作者: 编辑:
扫码浏览